工業互聯網賦能場景越來越多 一批本土平臺快速興起
編者按
從高端制造強市深圳到西部工業重鎮重慶,從高精尖的電子制造、精密制造到老笨黑粗的重工業……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制造業的賦能場景越來越多,一批本土工業互聯網平臺也快速興起,集聚建立起龐大的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資源池,成為中國決勝全球制造業革命性變革的重要力量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深圳:從工業互聯網平臺升級高端制造業
□記者 李曉玲 深圳報道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先導和基礎,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革命性變革的重要力量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工業互聯網通過人、機、物的全面互聯,實現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是一種全新的工業生產方式,也是高端制造產業升級換代的核心抓手。
我國高端制造強市深圳,發揮協同創新優勢,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在更廣范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融合發展,加快形成工業互聯網合力,走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業互聯網演進路徑,走在了工業互聯網為制造業賦能的前列。
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推廣應用,近年來深圳一半以上的工業企業生產成本下降,產品良品率提升,近三成企業原材料損耗減少。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還催生出網絡化協同、規模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新業態,推動了深圳先進工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促進了大中小企業開放融通發展。
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深圳路徑”
當前我國正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培植壯大經濟發展創新動能,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工業互聯網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新基建的重要領域,也是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的重要內容。深圳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發展路徑,通過工業互聯網整合跨領域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加速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發展。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深圳工業經濟處于爬坡過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國內國際經濟向下壓力較大的大環境中,迫切需要加快工業互聯網這樣引領性技術的發展步伐,推動工業生產方式變革,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搶占未來經濟發展主動權。
深圳工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備、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國領先,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突出,給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剛剛卸任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的深圳市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賈興東認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能夠突破深圳工業發展地域空間不足的限制,在有限的區域內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資源優化配置,加快與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聯動發展,更好地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作用。
自2018年起,深圳出臺了《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構建起核心支撐、融合應用、生態系統三大體系,布局工業互聯網產業;成立了推動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領導小組,通過工業互聯網專項扶持資金扶持了千余個項目,加快推廣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搭建了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工業互聯網標準制定,引導華為、騰訊、奧聯、深信服等深圳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主導并參與工業互聯網相關標準制定,建立了統一、綜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培育了一批工業互聯網龍頭企業和解決方案供應商。
2019年,深圳市成立了由院士牽頭、科研院所和企業專家組成的“工業互聯網專家委員會”,為工業互聯網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同年還由華為、騰訊、富士康等龍頭企業牽頭成立了“深圳市工業互聯網聯盟”,以促進資源對接和應用推廣。深圳市工業互聯網聯盟與深圳信息技術學院共建的“工業互聯網學院”,2020年開始招生,創建了產教融合新模式;富士康設立的工業互聯網學院,正著力培養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人才。
隨著網絡基礎、平臺中樞、數據要素、安全保障等環節不斷取得階段性突破,深圳的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新模式和新業態創新活躍,產業生態不斷壯大,跨行業跨領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成長迅速。2020年1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華為、富士康、騰訊三家深圳平臺上榜,占據清單的五分之一。
新經濟“鏈接”新場景
深圳富士康集團有一座“熄燈工廠”,通過應用工業互聯網、機器換人、柔性裝配、可視化生產管理等智能技術,工廠中的所有設備、物料、數據都完全自動流轉,平常基本不用亮燈就可以全自動完成整個生產流程。據統計,“熄燈工廠”的生產效率提高了30%,庫存周期降低了15%,人力節省了88%,提升效益2.5倍,是深圳工業企業走向智能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的一個縮影。
進入萬物互聯時代,傳統的制造業優勢逐步減弱,空間、要素約束的趨緊和成本上升加大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難度,到了必須轉換動能、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如何對現有產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轉型升級,是當前必須研究破解的難題,也是特區深圳在新時期需要直面回答的問題。
可貴的是,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創新,新經濟正持續不斷地“鏈接”到新場景上,深圳的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豐富程度居全國領先水平,一批企業成為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企業,電子制造、機械裝備、精密制造、醫藥生產、服裝等領域的骨干企業大膽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其中華為、富士康入選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華星光電的液晶顯示器智能工廠、海能達的通信產品智能制造、研祥智能的計算機智能工廠等項目入選國家智能制造離散型制造模式試點示范。
“5G+工業互聯網”的建設,加快了工業互聯網的普及推廣和應用創新。為了不斷推進“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深圳西部港區的媽灣港5G智慧港口項目,應用“5G+工業互聯網”等技術,實現了對整個港口的現場操作人員、裝卸設備、運輸集卡等生產要素的自動化、智能化指揮調度和監控,大大提升了港口的運行效率。
工業互聯網還推動了數字孿生技術發展。深圳巴士集團利用華龍訊達的數字孿生平臺,建立了電動巴士數字孿生體。實際運營的公交車關鍵部位加裝了300多個傳感器。在車輛的運行過程中,油門、剎車,行駛方向,GPS位置,包括軸瓦的溫度等各種數據可實時傳回公交指揮中心。通過數字孿生體,管理人員對大巴車了如指掌,后臺調度中心可以實時掌握大巴車的安全行駛和便民服務情況,便于指揮調度。
深圳是我國首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設計之都”稱號的城市。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深圳在女裝高端定制、個性化珠寶定制、女鞋個性化定制等時尚消費產業,讓消費者與生產者建立起實時聯系。深圳市贏領智尚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工業互聯網推出了個性化女裝定制服務平臺,對工廠生產線進行柔性化改造,實現了女裝個性化定制一人一款、一人一版、平價定制、7天即返,價格與成衣相當;深圳珠寶企業智未來,通過工業互聯網實現了客戶在珠寶銷售服務臺終端設計定制,工廠按需生產,讓原本奢侈的首飾定制服務成為人人都能享受的平價消費;深圳制鞋企業新百麗通過工業互聯網技術,整合腳型數據,推出了女鞋定制,顧客到店掃描腳型,就能按照自己獨特的腳型定制出最適合自己穿的女鞋。
深圳市還從產業鏈角度出發,支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正在能源、交通及其他產業帶來革命性變化,催生出大量新技術、新應用和新業態,有力地推動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充分展示出深圳工業互聯網的能力和實力。
“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的“寶安探索”
在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體驗中心”深圳欣旺達工業互聯網平臺上,記者看到,自2018年搭建以來,平臺已經入駐供應鏈企業3000多家,累計接入各類生產設備5000多臺,平臺提供的產業鏈企業撮合交易量達9萬多筆,金額有190多億元,還累計為入駐企業提供了13.3億元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占有手機電池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公司副總裁梁銳告訴記者,公司基于物聯網的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構建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智能工廠全面解決方案,形成了特定的行業應用場景,未來將力爭成為跨行業領先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制造裝備和解決方案企業。
欣旺達公司所在的深圳市寶安區,2020年3月被工信部評為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基地”,是全國4個基地中唯一的區縣級單位,目前已經逐步形成了以政府、制造業企業、互聯網平臺三個維度互為補充、同力推動的工業互聯網格局,多條產業鏈上下游信息共享、協同創新,實現了以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攀升。
寶安是深圳的經濟大區、產業大區和制造業大區。區內有制造業企業5.1萬家,但缺少像華為、富士康這樣的產業生態引領型企業,大部分企業處于產業鏈中低端,生產形式、組織方式都較為傳統,訂單獲取和議價能力不強,缺乏核心競爭力,抗風險能力差。近年來,隨著產業空間約束趨緊,原料和用工成本上升,企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亟須通過工業互聯網整合跨領域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在新時代浪潮下,寶安區積極搶抓工業互聯網發展先機,推進萬家企業“上云”,搶占數字經濟示范區高地,全區建成近萬座5G基站,實現5G網絡全覆蓋,工業區光纖寬帶用戶覆蓋率達99.1%;區屬國企寶建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建成標識解析綜合二級節點,標識累計注冊量2000余萬條,解析量超380萬條;成立了規模60億元的工業互聯網引導基金。
在此基礎上,寶安區的制造業企業通過工業互聯網形成了一批特定行業應用場景:大族激光對高端復雜激光裝備采用多專業協同設計與仿真驗證,縮短產品設計周期10%,物料加工錯誤率降低60%;景旺電子通過建立柔性化智能產線,不同訂單間切換只需0.1秒,產品良率提高15%……
與此同時,寶安區還扶持培育、發展壯大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商和服務商:速加網是機械零部件云制造工業互聯網平臺,以訂單和產能共享為突破口,為客戶提供零件快速打樣、小批量試制和低成本量產等一站式加工服務,平臺已連接1000個以上優質工廠,服務全球3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3萬多個客戶;云工廠實現非標零件一分鐘報價;震兌工業智能立足船舶工業,打造跨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
特別是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模具注塑等重點行業,一批龍頭企業轉型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商,新應用、新模式和新業態逐漸形成。長盈精密通過對6000余臺數控機床設備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分析,計劃外停機下降20%,OEE(設備綜合效率)上升14.2%;銀寶山新通過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從訂單到收款、從概念到設計、從計劃到交付的全流程閉環管理,設計周期縮短30%,備模時間減少30%,質量問題降低15%,現場操作人員減少25%。
寶安區委書記姚任告訴記者,緊緊抓住工業互聯網這一歷史機遇,寶安區順應數字化浪潮,促進數字經濟創新要素匯聚,通過工業互聯網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實現了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建成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生態樞紐和國家工業互聯網產業發展高地,走在了新一輪工業革命的前列。
重慶:工業互聯網驅動制造業加速智能化
□記者 黃興 重慶報道
年內實施125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建設100個數字化車間、新增1萬戶企業“上云”、新建2.1萬個5G基站……近日,重慶啟動制造業智能化賦能行動,旨在以智能化技術為制造業企業賦能,助力加速打造“智造重鎮”。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上述行動,今年重慶將推動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新建5G基站2.1萬個,開展企業內網改造,瞄準33條重點產業鏈建設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并支持汽車、電子、裝備等龍頭企業實施“5G+工業互聯網”應用項目,推動企業“上云”。
據介紹,近年來,擁抱包括工業互聯網在內的智能化浪潮成為重慶眾多工業企業的轉型突破口。截至目前,重慶已累計推動7.1萬戶企業“上云”,一大批企業成功轉型、嘗到甜頭。
位于重慶高新區的金橋機器制造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摩零配件,近年來受困于生產效率較低、庫存周轉緩慢等問題。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后,生產效率提升42%,生產周期縮短87%,產品質量明顯提高,并打入高端市場。在重慶高新區,去年以來當地已累計推動66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生產效率平均提高7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5%。
推進智能制造,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硬核”支撐。近年來重慶“外引內育”,集聚建立工業互聯網服務商資源池,企業“上云上平臺”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騰訊云等知名工業互聯網平臺紛紛布局重慶。一批本土平臺也快速興起,中冶賽迪重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推出“水土云”工業互聯網平臺,研發的智能制造產品、軟件等已服務全球30%的鋼鐵產能……
“目前重慶工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漸趨完備,正驅動重慶制造業加速邁向智能化。”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